液体抛光蜡的选择与使用需紧扣“材质特性”与“抛光目标”,合理搭配研磨颗粒粒径、载体类型及操作工具,才能实现最佳的表面效果,同时避免工件损伤与资源浪费。

1. 通用操作步骤(以金属工件抛光为例)
工件预处理:
清洁工件表面,去除油污、灰尘(用酒精或专用清洗剂擦拭),避免杂质与研磨颗粒混合,导致新划痕;
检查表面缺陷(如划痕深度),确定抛光梯度(深划痕需先粗抛,再中抛、精抛)。
设备与工具准备:
选择抛光轮(粗抛用百叶轮 / 砂纸轮,精抛用羊毛轮 / 海绵轮),安装在抛光机上(转速:粗抛 1500-2500 转 / 分,精抛 2500-4000 转 / 分);
取适量液体抛光蜡(约 5-10ml,根据工件面积调整),均匀涂抹在抛光轮或工件表面(避免一次性涂抹过多,导致浪费与残留)。
抛光操作:
手持抛光机,使抛光轮与工件表面呈 45° 角,匀速移动(速度 10-20cm / 秒),避免局部停留过久(防止工件过热变形);
粗抛时重点针对划痕区域,反复抛光至划痕消失;精抛时全面覆盖工件,直至表面呈现镜面光泽。
后处理:
抛光完成后,用干净抹布或纸巾擦拭工件表面,去除残留蜡液(水基蜡可配合清水冲洗,油基蜡需用专用清洁剂);
若需进一步提升防护性,可在表面涂抹一层专用保护剂(如金属防锈油、塑料护理剂)。
2. 关键注意事项
材质匹配:严禁将金属抛光蜡用于塑料(易划伤),或用塑料抛光蜡抛光金属(无研磨效果);
安全防护:抛光时佩戴防护眼镜(防止研磨颗粒飞溅)、手套(避免手部接触化学助剂),通风环境操作(油基蜡可能产生轻微气味);
设备转速控制:转速过低会导致抛光效率低,过高会使蜡液飞溅、工件过热(如塑料件可能熔化,金属件可能变色);
残留清理:抛光后必须彻底清除残留蜡液,否则会影响后续工序(如涂装、电镀时出现涂层脱落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