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合适的抛光膏需结合材料特性、抛光目标和使用场景,同时规范操作流程,才能达到理想的表面处理效果。

接下来,就跟大家聊一聊抛光膏通用使用步骤是什么?
1. 前期准备:清洁与工具适配
表面预处理:
用酒精、去油剂或专用清洁剂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、灰尘、氧化皮(金属)、毛刺(塑料 / 木材),避免杂质与抛光膏混合后造成二次划伤。
若表面有较深划痕(如金属锈迹、塑料深沟),需先用砂纸(按材料硬度选 80-400 目)打磨至划痕变浅,再用抛光膏细化。
工具选择:
手动抛光:用棉布、羊毛轮、海绵块(根据材料硬度选,软质材料用海绵 / 棉布,硬质金属用羊毛轮)。
机械抛光:角磨机、抛光机(配羊毛轮、毡轮、尼龙轮,转速根据材料调整:软质材料 500-1500 转 / 分,硬质金属 1000-3000 转 / 分)。
2. 抛光操作:分阶段控量与手法
取膏与涂抹:
少量取用(避免浪费和残留),将抛光膏均匀涂抹在抛光轮或工件表面(机械抛光时,可先让旋转的轮子轻粘抛光膏,使其均匀附着)。
初次使用可先在废料上试抛,调整力度和用量(过量易导致表面发乌,不足则效率低)。
抛光手法:
手动:沿同一方向(如直线或圆周)均匀用力,避免局部施压过大(防止工件变形,尤其软质材料如铝、塑料)。
机械:保持抛光轮与工件表面平行,缓慢移动,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位置(防止局部过热灼伤表面,如塑料融化、金属变色)。
分阶段细化:
先粗抛(去除明显缺陷),再换用细粒度抛光膏精抛(提升光泽),每阶段结束后用干净棉布擦去残留膏体,避免粗颗粒污染下一阶段。
3. 后期处理:清洁与养护
用酒精或专用清洁剂擦拭表面,去除残留的抛光膏(尤其金属件,避免膏体中的油脂吸附灰尘;光学镜片需用无绒布蘸镜头水清洁)。
部分材料需后续养护:
金属(如黄铜、钢铁):抛光后可涂防锈油;
木材:可上蜡或清漆增强保护;
石材:用密封剂巩固光泽并防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