抛光浆是表面处理的核心耗材,其性能直接影响工件的最终质感和精度,合理选择与使用能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,尤其在高端制造和奢侈品领域,抛光工艺(及配套抛光浆)是品质的关键保障。

抛光浆的性能由其成分决定,主要包括:
磨料(核心功能成分)
作用:通过颗粒的切削力去除表面缺陷,是决定抛光效率和精度的关键。
常见类型:
氧化物磨料:如氧化铝(刚玉,适合金属粗抛)、氧化铬(适合不锈钢、玻璃精抛)、二氧化硅(适合光学玻璃、塑料抛光)。
碳化物磨料:如碳化硅(硬度高,适合硬质合金、陶瓷抛光)。
金刚石磨料:超硬,用于高硬度材料(如宝石、硬质合金)的精细抛光。
有机磨料:如塑料微球(用于漆面、镀层的镜面抛光,避免划伤)。
粒度:磨料颗粒大小用 “目数” 或 “微米” 表示,目数越高(微米数越小),抛光精度越高(如 800 目用于粗抛,5000 目以上用于精抛)。
载体(分散介质)
用于将磨料均匀分散,常见类型:
液体载体:水(水性抛光浆,环保、易清洗)、矿物油 / 硅油(油性抛光浆,润滑性好,适合金属防氧化)。
膏状载体:油脂、蜡类(形成抛光膏,适合手工或低速抛光,附着力强)。
添加剂
润滑剂:减少磨料对表面的过度切削,如硬脂酸、甘油。
活性剂:增强磨料与工件表面的作用,如表面活性剂(提升分散性)。
防锈剂:金属抛光后防止短期生锈,如亚硝酸钠(仅限工业用途)。
增稠剂:调节抛光浆的粘度,如羧甲基纤维素(CMC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