抛光蜡是一种用于金属、塑料、木材等材料表面抛光处理的固态或膏状制剂,通过研磨颗粒与蜡基的协同作用,去除表面划痕、氧化层并形成光亮涂层。

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会影响抛光效果的关键因素有哪些方面?
1. 抛光蜡自身特性
颗粒粒径匹配:
粗抛需大粒径颗粒(如 20μm 碳化硅)快速去除缺陷,但可能留下粗纹路;
精抛需小粒径颗粒(如 1μm 氧化铈),配合低速抛光轮实现镜面效果。
蜡基熔点:熔点过高(如>100℃)易在抛光时结块,熔点过低(<60℃)则高温下易流失,需根据抛光温度选择(如金属抛光轮转速高,宜用高熔点合成蜡)。
2. 抛光工艺参数
抛光轮材质与转速:
粗抛用硬轮(如棉布轮,转速 2000-3000rpm),配合粗抛蜡强力磨削;
精抛用软轮(如羊毛轮,转速 1000-1500rpm),搭配精抛蜡细腻研磨。
压力与时间控制:
压力过大易导致表面过热变形(如铝合金抛光时局部发黑)宜控制在 0.5-2kg/cm²;
单次抛光时间不超过 30 秒,避免蜡基过度融化失去润滑作用。
3. 被抛材质状态
表面预处理:铸件需先去除飞边、毛刺,焊接件需磨平焊渣,否则抛光蜡无法覆盖深层缺陷;
材质硬度:硬金属(如不锈钢)需用高硬度研磨颗粒(碳化硅)软金属(如铜)可用氧化铝颗粒避免过磨。